商业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中地理专业名词解释及易混概念比较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58.html

停课不停学!高中地理复习和新课的全部课件在这里,请使用!

停课不停学!高中历史的全部课件在这里,请使用!

高中地理专业名词解释及易混概念比较

必修一自然地理: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星云,恒星,行星,流星,彗星,星际尘埃等,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以地球为例,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化石燃料中按埋藏的能量的数量的顺序分有煤炭类、石油、油页岩、天燃气、油砂以及海下的可燃冰等,是不可再生资源。

当发电的时候,在燃烧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从而推动涡轮机产生动力。旧式的发电机是使用蒸汽来推动涡轮机的。现时,很多发电站都已采用燃气涡轮引擎,那是利用燃气直接来推动涡轮机的。

人类不断地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来源之一),是加快全球变暖的因素之一。

: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其蕴藏量极大。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因此靠种植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减低温室效应。

:太阳的辐射能几乎全部来自其内部的热核反应。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地球称之为太阳辐射。

: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实际利用值一般小于理论值。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如复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控制光照强弱和成分增加CO2浓度、合理施肥)等。

: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约11年)和整体性(同步起落)。太阳活动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与一些自然灾害有关等。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产生昼夜现象。再加上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产生了昼夜更替。

:一般也叫当地时间。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越往东,时间越早,时刻数值越大。

: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全球一共有24个区域,称为时区。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称为“区时”。

:以自然日界线(0时所在经线)和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大致与°经线重合)作为划分新旧一天的分界,来定义日期的更替。

: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刻为0∶00的经线,经度不定,一条是与°经线不完全重合的线,由于°经线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为了使岛屿保持一致的日期,日界线在太平洋有三折,因此越过°经线日期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

: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做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不会改变地球表面运动物体的速度,但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南北范围。

:太阳光线与地面切线呈垂直状态的位置称为太阳直射。由于地球是曲面,在某一时刻有且仅有一个直射点。

由于地球自转,直射点也会不断随太阳自东向西移动,同一天内(日运动)可看作是直射在某一纬度,沿着纬线自东向西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存在,直射点产生了年运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昼夜长短的判读关键在于明确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可以通过此时材料所给的日期推理。二分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直射点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个半球则昼短夜长。

:出现在极圈以内的现象。极昼极夜开始都是从极点开始向极圈扩大的。极昼极夜时间长度:极点极昼极夜各为半年,极圈极昼极夜时间长度为1天,长度由极点向极圈递减。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日出方向一定为东,直射点在赤道则全球正东升,正西落。直射点进入北半球,则全球(不包括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地区则正北升,正北落。

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全球不包括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地区则正南升,正南落。

:太阳在一天中移动的轨迹。一般三点连线可以成轨迹。日出日落点以及正午太阳的方位。三点连线,可读出太阳移动的轨迹。

:现今通用以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相结合来划分四季。即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分为横波(P波)和纵波(S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由外而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分为:上地幔的顶部,上地幔的上部以及上地幔的下部。

:存在于上地幔上部。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各个圈层既围绕地表可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同时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环境的演化。

: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活动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顶部。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蕴含了整个大气层约75%的质量,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

:空气对流是指由于地面受热不均,进而导致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这种现象。

:位于对流层和高层大气之间。含有丰富的臭氧,因此其上半部分由于吸收了大量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故之在这一层,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正因为平流层的上部热下部冷,所以平流运动特别显著。

:太阳辐射能在可见光线(0.4~0.76μm)、红外线(0.76μm)和紫外线(0.4μm)分别占50%、43%和7%,即集中于短波波段,故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削弱显著,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或衰减作用。

:地球-大气系统所处的温度为~K,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地面和大气的辐射能主要集中在4~μm之间,均为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红外辐射。因为比太阳辐射的波长(0.15~4微米)要长得多,所以气象学习惯上把地面和大气的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表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表征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少;反射率越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地面反射率的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和状态。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水面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而变,太阳高度角愈小反射率愈大。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由于大气受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高空的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风的形成在于气压差异,而产生气压差异的原因在于气温差异,而风向的转变在于受热情况的变化。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风和陆风: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山坡和山谷的受热差异形成山风、谷风: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

城市风是单一风向,因为城市气温相对于郊区高,气压相对较低,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等压线: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线。等压线是一个平面上气压高低的情况,用来表示气压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差异。

等压面:是指气压相同的面。如果近地面受热均匀,则等压面是一个平面。此时等压面在垂直方向上可以认为与等高面平行或重合。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值减小。因此,等压面用来表示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状况。

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气压带。

主要有[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为中心);[副热带高气压带](30°为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60°为中心);[极地高气压带](90°为中心)。

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在不同纬度位置,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大气水平运动地带,叫做风带。

主要有:低纬信风带(北:东北;南:东南)

中纬西风带(北:西南;南:西北)

极地东风带(北:东北;南:东南)

赤道无风带出现在赤道附近对流层底层风向多变的弱风或无风带。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在太平洋上空的半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一般采用副热带高压内东西风的分界线来表示,我国常用°E上副热带高压的脊线所在的纬度的变化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南北移动,即副热带高压脊线。副热带高压脊(简称副高)是一个重要天气系统。在预测热带气旋移动时,我们必然要留意副高的强度,它的脊线位置等等。另外,副高不但会影响热带气旋的路径,它还会影响到东亚地区的旱涝状况。因此,在预测天气时,了解副高的强度和位置变化是绝对有助我们预测天气变化。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海区。

:地球上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所以气候干旱。世界上的沙漠多分布在这里,故称为“回归沙漠带”。但是,这一带并非到处都少雨。例如我国华南地区,虽然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但因位于大陆东岸,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每年夏季风和台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造成丰沛的降水。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植被繁茂。特别是广东省的鼎湖山,森林茂密,万木葱茏,恰似镶嵌在华南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赢得了“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美誉。

:副热带无风带分布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内,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水平运动微弱,静风频率高;同时因下沉绝热增温,故空气干燥,云量很小。世界上的大沙漠多分布于此。相传从大西洋运马往西印度群岛的帆船,进入副热带高压所在的纬度时,接连几周平静无风,无法航行,终因水和粮食用尽,不得不将马匹投入海中,故欧美各国常用马纬度作为副热带高压的同义词。

热力状态下,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是相反的,气温升高,气压则降低。

赤道低气压带为热力因素形成,为热低压;

极地高低压带为热力因素形成,为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动力因素(气流下沉堆积)形成,为热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因素(气流被迫抬升)形成,为冷低压。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当性质不同的两个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做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所谓锋,也可理解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的交锋。由于锋两侧的气团性质上有很大差异,所以锋附近空气运动活跃,在锋中有强烈的升降运动,气流极不稳定,常造成剧烈的天气变化。在这一过渡带里温度变化特别大。

按照热力学分类方法,若冷气团主动推动暖气团,则称为冷锋。反之称为暖锋。若冷暖气团相当,则称为准静止锋。若冷锋追上暖锋,则会形成准静止锋。

:以锋线所在的位置为过境时,锋面移动前方为过境迁,后方为过境后。

低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区域,叫做低压。

气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向中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南半球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即气旋。

高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区域,叫做高压。

反气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这种旋涡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叫反气旋。

区别——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而气旋、反气旋则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它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高压脊温度大于等压线平坦处,低压槽温度低于等压线平坦处。

:温带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一种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其出现伴随着锋面,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可达几百乃至数千公里。气旋随高空偏西气流向东移动,前部为暖锋,后部为冷锋,两者衔接处的波动南侧为暖区。温带气旋从生成,发展到消亡整个生命史一般为2-6天。同一锋面上有时会接连形成2-5个温带气旋,自西向东依次移动前进,称为气旋族。温带气旋对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多风雨天气,有时伴有暴雨、暴雪或强对流天气,有时近地面最大风力可达10级以上。

:气候的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形成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

: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它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例如,昆明四季如春;华北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炎热,冬季寒冷,我们就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天气——是指某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的冷暖、干湿、晴阴、风雨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它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区别——从时间尺度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则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天气瞬息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而气候在一定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辐合”指的是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位于低压中心。

辐合是气流的集中过程,中心有主动运动趋势,近地面辐合则气流上升,高空辐合则气流下沉。

“辐散”指的是气流从中心向四周流动,位于高压中心。

辐散是气流的发散过程,中心被动接受气流补充,近地面辐散则气流下沉补充,高空辐散则气流上升补充。

气温的时间变化: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而地面热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地面热量收支状况。当地面的热量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大于热量支出时,地面存储的热量增多,地面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气温随之升高。反之,当地面热量收入小于热量支出时,地面储存的热量减少,地面温度下降,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随之下降。

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焚风现象是由于湿空气越过山脉时,被迫抬升失去水分(一般形成地形雨),并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时增温,形成高温并且干燥的气流。因而气团所经之地湿度明显下降,气温也会迅速升高。

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使森林和村镇的火灾蔓延并造成损失。焚风在高山地区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能引起雪崩。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但是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在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发生降水不一定有降水量,只有有效降水才有降水量。一天之内50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豪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10-25毫米为中雨,10毫米以下为小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大豪雨),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表明降水平均变化情况的量。以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越大表示降水量不稳定,旱涝频率越高。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人们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它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形成大风、降雨、降雪、沙尘暴等天气现象。

区别——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都称为寒潮。

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

: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

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冰川融水——指冰川由于气温升高,融化成水补给河流,该补给一般比较稳定,补给量在夏季达到最大。冰雪融水——指季节性的积雪由于气温升高,融化成水补给河流,由于季节性积雪雪量不大,很快就能融完,因此该补给的最大量往往在春季。

: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或者在浇地的时候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按流动方式可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习惯上也表示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即径流量。

:指的是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水汽输送分为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两种,前者主要把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形式。后者由空气的上升运动,把低层的水汽输送到高空,是成云致雨的重要原因。大气中的水汽虽然只占地球总水量的极小部分,但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很大和大气同地球表面的水分交换率极高,使水汽输送成为全球水文循环中最活跃的一环。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水量平衡是说,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里,全球范围的总蒸发量等于总降水量。与世界大陆相比,中国年降水量偏低,但年径流系数均高,这是中国多山地形和季风气候影响所致。中国内陆区域的降水和蒸发均比世界内陆区域的平均值低,其原因是中国内陆流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远离海洋之故。

中国水量平衡要素组成的重要界线,是1毫米年等降水量。年降水量大于1毫米的地区,径流量大于蒸散发量;反之,蒸散发量大于径流量,中国除东南部分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都是蒸散发量大于径流量。越向西北差异越大。水量平衡要素的相互关系还表明在径流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径流与降水的相关性很高,蒸散发对水量平衡的组成影响甚小。在径流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蒸散发量则依降水而变化。这些规律可作为年径流建立模型的依据。另外,中国平原区的水量平衡均为径流量小于蒸发量,说明水循环过程以垂直方向的水量交换为主。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陆地上的淡水。

水能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水利资源——泛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是从综合效益的角度上说的。

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是指天然河流、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上说的。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中国各地汛期开始时间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步推迟,而汛期的长度则自南向北逐渐缩短;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河流、湖泊等水体从结冰开始到结束的过程称为结冰期。结冰期不是以整条河流或湖泊完全封冻为结冰开始,而是自其形成结冰形态为临界判断。

结冰地域:中国自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北方大多数河流都有结冰期,最北以黑龙江流域的结冰期最为长。

结冰时间:结冰期有长有短,温度回升快的地区相对来说结冰期短。高海拔的山峰形成的冰川为终年不化,极地的大冰盖也为终年结冰。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态。在高寒地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河道弯曲回环的地方出现严重凌汛的机遇较多。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解冻时上段早于下段。而且冰盖厚度下段厚上段薄。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以后,阻拦了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当融冰开河时,这部分槽蓄水急剧释放出来,出现凌峰向下传递,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节节增大。当上游的冰水向下游传播时,遇上较窄河段或河道转弯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坝,使上游水位增高。凌汛严重于否,取决于河道冰凌对水位影响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后,才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

: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所经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力交换改变其环境特征。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受盛行风的影响,海水形成长期的、大规模的定向运动。例如北太平洋暖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千岛寒流(受极地东风带影响形成)等。

密度流:相邻海区由于海水密度不同,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区流向海水密度大的海区,例如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表层洋流、红海与地中海、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洋流。

补偿流:受盛行风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洋流,使出发海区海水流走,海面降低,附近的海水流来补充,形成补偿流。例如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纳利寒流、索马里寒流等。

: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风暴潮(StormTid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沿岸地区,由海洋(水域)吹向陆地的风称之为向岸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水域)的风称之为离岸风。

低纬度为信风带,大陆东岸为向岸风,大陆西岸为离岸风。

中纬度为西风带,大陆西岸为向岸风,大陆东岸为离岸风。

:通常发生在沿岸地区,是一种垂直向上逆向运动的洋流。由于受风力吹送,将表层海水推离海岸,致使海面略有下降,为达到水压的均衡,深层海水就在这里补偿上升,形成上升流。

: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通常把各种外力(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隆起部分逐渐蚀低的作用,统称为剥蚀作用;把流水对陆地的破坏作用,叫做侵蚀作用。外力作用总的来说是不断地起着破坏和夷平那些由内力作用而产生的隆起部分,同时把这些破坏了的碎屑物质搬运、堆积到低地和海洋中去。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沿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出的成层现象。

:地质学专业术语,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一种。岩石的风化侵蚀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一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作用,进而使沉积物固结变硬。

:变质作用是指先已存在的岩石受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风力侵蚀——是指降水少的地区,大风强,作用于地表将地表物质搬运的过程。

区别——风力侵蚀一定有风的作用,风化作用不一定有风的作用。

流水侵蚀——是物理侵蚀,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被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溶蚀——是化学侵蚀,是指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等产生的溶解侵蚀作用。主要形成喀斯特地貌,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林、溶洞等景观。

“丹霞地貌”指的是以红色砂砾岩为主要成分、以赤壁丹崖为典型特征并以地表水冲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景观。故有“流水丹霞”之说。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称为风蚀脊。雅丹地貌的颜色既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红色以外的任意颜色。在地球表面没有降雨的地方真的不多,绝大部分地貌的形成都或多或少有水的参与。雅丹地貌在其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有水的参与。首先,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或岩层主要为湖相的砂砾岩,湖水干涸后,这些出露地表的砂砾岩在间歇性流水和长期而强烈的定向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今这种地貌,只是流水冲蚀的作用远小于强风的吹蚀作用,因此将雅丹地貌归因于风蚀地貌,“风蚀雅丹”由此而来。

: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和河口地段最为明显。河谷或沟谷源头,因河床纵剖面较陡,下切侵蚀作用加强,引起向上游不断侵蚀,从而加长河谷的长度。

:河流流水的线性槽地。是河流平时或洪水季节占据和通过的地方,而不是整个河谷的范围。

: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通常指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在地表大致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延伸分布,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性自然区划单位。

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气候类型,它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此种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降水量在0毫米以上,且分配较均匀。

热带雨林——是一种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带中的典型植被代表,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带——是一种自然带类型,它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或南北回归线之间迎风坡地区,具有纬向地带性规律。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

草地——指被覆盖着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

草场——指用于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或称土壤母质,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的风化物。

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必修一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阳光、水、空气、矿藏等。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热、光和动力等能量的物质资源,如太阳光、煤、石油、天然气、电、水、风等。能源仅是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能源一定是资源,资源不一定是能源。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缺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沙漠,沙地和戈壁等。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它是干旱气候的产物,而沙漠化则不限于干旱荒漠地带,其主要分布于干旱草原及部分湿润地区。沙漠是自然因素所造成,发生在第四纪时期。

沙漠化——是在潜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以人为因素为主。沙漠难于治理和恢复,而沙漠化在消除人为因素干扰后,有可能自我恢复。

必修二人文地理: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量——不是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养老保险金是指职工因在一个企业工作到一定年限,不愿继续任职或因年老体衰、工残事故导致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企业为保证其老有所养而付给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其来源是由职工所在企业以及职工在职时按一定比例共同交纳的,并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与专门机构管理。

: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比人口迁移更为普遍和经常,流动的人口不能称为移民。人口流动分为周期流动和往返流动。

在人口统计中,将人口户籍登记地与现居住地不一致且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现象统称为人户分离。人户分离按分离的空间是否跨越省级辖区可分省际人户分离和省(市)内部跨区(县)、街道、乡(镇)的人户分离。其中,前者称为省际流动人口,是跨越省界的长距离流动,后者称为省(市)内的流动人口。

在一定时期内,为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潜力允许的最大生产率所能容纳的人口。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承载量与其意义相近,但多用于研究某种资源与其所供养的人口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量就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实际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合理人口容量既是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不是指最大或最高人口,,而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是能使某项城市商业服务活动正常开业、并获得基本赢利的最小服务地域范围内的居民数。不同行业(如零售商业、医院、饭馆、旅社、邮局等)的服务范围和门槛人口不同;同一行业内部又因其活动和规模的差异,服务范围及门槛人口也不同。

必修二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往郊区外缘移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过程,它不是城市化的倒退,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成熟阶段。

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

全球变暖——是指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发生范围是全球。

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工业和人类生活废热的排放,使得城市比周边郊区气温相对较高的现象,发生范围在城市。

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布局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进行的生产活动,既包括分布的含义,也包括在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如何把生产的空间位置布置得更加合理而制定最佳的布局方案。

区位则表示的是在区域中的位置,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位置另一方面是指分布。它们的内涵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主观安排,后者强调客观存在;前者强调宏观,后者强调微观(如某个农场、某个工厂,某个城市的区位);前者强调分布,后者强调位置。

:农业集约经营是与农业粗放经营相对而言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集约经营一般有较多的资金、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技术投入,在一定面积上精耕细作,从产出看单位面积产量,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很高等。农业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模式相反。

:粗放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这种农业主要依靠数量较多的土地和自然肥力较高的土壤来获得农产品与增加产量。其农产品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来实现。因粗放农业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很少,故产出很低。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一般在地多人少、边远偏僻、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多采用粗放经营方式。

生长期分为两类,气候生长期和作物生长期。作物生长期又称作生长周期。

生长期: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一般以指候均温≥10℃的天数衡量。如长江以南的农作物生长期较长一般在8-10个月,淮河以北3-5个月,东北地区一般在4个月左右。

生长周期: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如玉米一般为95-天。

我国南方地区生长期长,作物生长周期短,所以作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而东北地区生长期短,作物生长周期长,只能一年一熟,但周期长的作物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

:从机井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既可满足作物需水,又能淋洗土壤盐分和降低地下水位,起了竖井排水的作用。

水分——对大气中的水汽的一种表达,如年高考描述冰冻葡萄区位条件时,强调了水分充足。

水源——对区域中河流的一种表达,如描述宁夏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为水源,因为靠近黄河。

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乳畜业——往往靠近市场分布,如我国北京、广州城郊的乳畜业,土地集约度非常高,主要产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

大牧场放牧业——往往分布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临近港口等,主要产品是牛肉及肉制品。

生态农业——是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等。

立体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单位面积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稻田养鱼、农田播种食用菌等。

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工业4.0九大技术支柱包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精髓是智能工厂,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石,工厂机器人是最佳助手,工业标准是必要条件,软件和工厂大数据是关键大脑。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不利的是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指某个工业的供应企业为了追求最优区位条件,降低生产成本而采取的一种不同于产业集聚的工业布局;比如一些零部件厂生产的产品价值高,质量轻就可以忽略运输成本而考虑在工业布局上区位优势最大化。

原因: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2)生产企业所需零部件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

:就是农产品生产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融合。融合,就是紧密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间她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经济区域集

团。其实质就是降低区内交易成本,使产品、要素自由流动,在市场作用力下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

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地铁——修建在城市地下,以客运为主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

轻轨——修建在地面,连接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通常不跨省。

高铁——修建在地面,连接不同省区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跨省。

:商业网点的密度是单位面积内商业网点的数量多少。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大小的因素有多种,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因素,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因素。

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因素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其他因素的作用必须通过经济因素而间接地发挥作用,经济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而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商业活动是由人口的分布决定的,所以在分析影响商业网点分布时,这是思维的主线索。

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如生物、土壤的破坏,造成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生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