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来源:动脉网编辑:云中鹿国家医保局已挂牌两周年。两年前的5月31日,在北京西城月坛北小街,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办公。此后的两年中,医保基金监管、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调整、DRG付费等一系列*策在这里研究、制定、推出,给医疗健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作为监管方的医保局,成为产业中最耀眼的创新者,给未来医疗带来了增量与想象。通过对50条重磅*策的梳理和行业人士的采访,发现国家医保局改革的这样一种路径:医保局在做好医保基金“开源节流”的监管工作后,会以支付方的角色去撬动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未来在建立多层次保障的医疗支付体系的同时,一个创新医疗服务体系也将随之建立。路径之外,更大的逻辑在于:*策及其表征的权力,不只是强制和阻止,它也是生产性的。它生产新的话语、新的类型、新的对象,它构成新的实践和新的生态。两根曲线早在年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和人民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称,到年,“医保基金将面临结余亏空亿的严重赤字。”这个预测有一定的依据,年年大幅增加的医疗支出牵动着人们的心。在年,医保收入亿元,支出亿元,随后的几年中,医保压力不断增大。到年,医保支出增速为22.08%,医保收入增速为17.61%。两条曲线交叉了,医保支出增速第一次超过了医保收入增速。如果以年的医保数据(收入和支出数据、收入增长率和支出增长率)作为常量,去计算未来增长趋势,那么医保支出资金将在年超过医保收入资金,医保资金运行开始收不抵支。医疗事关国计民生,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不想看到两条曲线相交后逆向运行,谁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在以前的体制里,医保资金的监管分散在四个部门的手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的医保由人社部管理,新农合由卫计委管理,医疗救助由民*部管理,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在发改委。要真正统筹管理,就必须将这些职能整合,成立新的管理部门。这种整合,不仅可以使医保基金得到充分的管理和调控,还可通过超级支付方的身份去做推动行业变革等一系列事情。此外,医改进入深水区,需要找到一个更有力的支点和着力点,以抵达更深层次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医保局诞生了。年3月,国务院机构大改革,顶层设计出台;5月,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办公。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它将做什么?50条*策年7月初,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上映以来民众反映热烈,关于药价高昂等问题的讨论一度冲上热搜和头条。国家医保局或许是借着民意的契机(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它成立以来的第一条重磅*策,《关于开展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当然,或许只是响应民意抑或许两者毫无关系。这个世界,常常总是这样,事物彼此关联而又彼此分离,你很难将两件事情的关系说清。以抗癌药的集中采购为开始,医保局开启了全面的改革浪潮。据国家医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