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m.39.net/pf/bdfyy/bdfrczy/[爱卡汽车科技频道原创]在年3月底,酝酿了许久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俗称中保研碰撞测试)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发布了其首批测评结果。当时的中保研碰撞测试默默无闻,甚至连很多汽车厂商的人员都对它一无所知,只有包括爱卡汽车在内的极少数媒体迅速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意义。中保研碰撞测试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完全参考了以严格著称的美国IIHS碰撞测试,而且它和IIHS一样由保险公司主导,与车企不存在利益交换。在介绍中保研碰撞测试的文章里,我们曾写道:“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出现将对国产汽车的安全性能带来真正的考验,甚至揭开汽车行业的一些黑幕。”中保研碰撞测试本来能够以一种爆炸性的方式登场,但是为了避免行业大地震,它们最终选择了低调,在首批测评结果里隐去了具体品牌和车型名称。半年之后,第二批结果公布,几款热门车型成绩不佳,引发社会热议,中保研碰撞测试自此名声大振。截止目前,中保研碰撞测试已累计测评车型76款,测评车型市场销量覆盖率达35.2%。近日,中保研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年测评结果研究报告》,回顾了年测评结果,并对测评车型技术特点、汽车安全性能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保研在测试中得出了哪些结论。一、中保研年测评结果总结在年,中保研共发布了27款车型的测评结果,其中包括14款轿车、13款SUV。除小鹏G3为电动汽车之外,其余测评车辆均为传统燃油车。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方面,有17款车型评价优秀(G),2款车型评价良好(A),其余车型均为一般(M)评价,获得良好及以上评价的车型占比70%。总体来看,获得车内乘员安全四项(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全优评价车型由年的13%提升至年的41%。全球车型在中美市场安全性能表现差距依然存在,但明显缩小。在年度针对全球车型(XT4、欧蓝德、天籁、XC60、福克斯、亚洲龙、宝马3系、帕萨特、卡罗拉、马自达3、奔驰GLC、奥迪A6)开展的测评中,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优秀比例显著提升。其中在正面25%偏置碰撞这一项,中保研年测评优秀比例为25%,年升至73%,美国IIHS测评优秀比例为91%。侧碰方面,中保研测评优秀比例由年的33%提升至83%,美国IIHS测评优秀比例为%。顶压和座椅/头枕试验方面,中保研测评优秀比例均为92%,美国IIHS测评优秀比例均为%。在车外行人安全指数方面,有26款车型获得了良好及以上评价,占比96%。在年测评中,有3款车型采用了主动式发动机罩的新技术配置,并且行人保护得分远高于平均分,安全指数将继续聚焦相关新技术在往后测评中的表现,促进新技术对车辆安全性能的提升。在车辆辅助安全方面,24款搭载FCW/AEB的测试车型中有23款获得良好(A)及以上评价,占比96%。在年的测评中,AEB功能搭载率由年的65%提升至89%,AEB单一车型全系标配率由年的22%提升至26%。虽然车辆搭载AEB的趋势明显,但单一车型全系标配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毫米波雷达+单目摄像头融合解决方案(1R1V)已然成为目前市场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主流配置。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有3款车型评价良好(A),5款车型评价一般(M),其余车型获得较差(P)评价,获得良好及以上评价的车型占比11%。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推动车辆低速碰撞约束系统误起爆率下降。测评结果显示,低速碰撞约束系统误起爆率由年的30.4%下降至年的25.9%,三年平均误起爆率约为30%,仍高于国外同类研究机构试验车型约束系统起爆率(<5%)。据安全指数前期测评统计,仅低速约束系统误起爆一项,便可造成维修成本提升近万元。二、中保研碰撞测试对汽车安全的作用1、促进产品车辆结构优化,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年测评过程中出现了测评车型再次申请测试改款或换代款车型的情况,经过结构改进和优化升级,这些改款或换代款车型测评结果有明显提升。C-IASI测评项目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客观呈现参评车型的安全性能表现,推动汽车制造企业产品改良优化和安全性能提升,保障消费者产品使用安全。2、促进产品配置优化,保障消费者使用权益年测评结果研究显示,测评车型基础安全配置率逐年上升,年前排侧面气囊单一车型全系标配率达%,头部气帘单一车型全系标配率达59%,驾驶员膝部气囊单一车型全系标配率为29%,相较年已翻倍。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车型虽然配备了侧气帘,但存在展开不完全、展开覆盖范围不足的情况,对车内人员的保护作用收效甚微。安全指数将聚焦此类问题,致力于引导企业优化产品设计。3、聚焦车辆维修经济性总体水平提升报告发现,测评车型的约束系统误起爆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测试中获得优良评价的车型比例依然较低,主要原因为车辆纵梁损伤及配件价格等因素。报告显示,年测试车型车身前后纵梁损伤比例分别达67%、63%,较年不减反增,纵梁结构强度尚有较大改进空间。纵梁属于车辆重要的安全结构件,纵梁的损伤将影响车辆操控性、安全性和二手车流通。安全指数将持续